胡金铨作为导演的起点非常高。他到32岁的时候才拍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电影《玉堂春》,但从第三部电影——1966年的《大醉侠》开始,就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。在《大醉侠》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,胡金铨创造了一个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很重要的IP——《龙门客栈》。电影重塑造了太监高手、东厂锦衣卫等形象,而且将这些明代的政治符号纳入到武侠电影体系来,可以说都是开创于胡金铨在60年代的这部电影。1970年的《侠女》为他赢得了国际化的声誉,而且电影也创造出一系列影响后世中国电影的元素,比如竹林大战。李安和张艺谋不停地在重复竹林大战,特别是在《十面埋伏》上映的时候,我就更加意识到中国武侠片里拍竹林,多多少少都是在跟随着胡金铨。张艺谋也说过自己拍竹林大战是为了致敬胡导。后来也有很多影评人比较过这场竹林大战,包括著名的李欧梵,这位原先在哈佛后来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。于是我们会感觉到,胡金铨把武侠电影中竹林的场景发挥到了一个高度,以至于大家都要讨论这个问题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,胡导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,他的一些创作,大众尤其是内地观众就不是特别熟悉。请问在独孤岛主看来,胡金铨在香港电影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?他应该算是在香港现代电影起来之前,冷战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导演,他主要在武侠类型片里面发挥作用。
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武侠片这样一个类型,跟他自己的个人背景是有关系的。他是个北平人,他熟悉北平的那套东西,他又在50年代到60年代的香港电影制片体系里摸爬滚打,他经历过那个时代。同时他也研究老舍,对中国古典文学也很熟悉。我觉得他的电影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节奏,他的电影是跟所谓京剧武打的节奏结合的,但还是有点不一样。去京剧现场,观众主要是看武行身体的技巧,但是在胡金铨的电影里,我们看到的节奏是他通过剪辑或氛围表现出来的,而实际演员交手的时候可能是很拙朴、很傻的。他的武打不像后来成龙那样花样百出,而是,比如啪一把刀扔出去,下个镜头一把刀就到了那边,通过剪辑体现了刀的速度感。或者是有几个人把演员围在中间,拍摄这样的场面强调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。真打起来其实也没什么,但是这样介于打跟不打之间的留白或是空间,形成了胡金铨最大的风格。我觉得在胡金铨之前的武打电影更像是京剧,有很多套招。然后胡金铨给京剧的套招动作增加了一些舞蹈的色彩。另外我觉得同期导演与胡金铨的区别还有一点是,他们拍打戏,是两个人没说两句话就开打,打完分出个胜负;而胡金铨在打戏之前有很长的一段叙事,通过叙事把张力提升到一个境界之后,两个人突然开始打起来。香港电影的政治与文化环境
《大地儿女》是一部抗战片,但因为题材的问题其实也受到了很多的掣肘。胡金铨会发现,即使是在香港,接触这种近现代历史题材的剧集也是比较困难的。其实香港当局当时的态度也非常搞笑。它虽然一直以来对左派电影都是有打压的,可是右派的电影它也同样打压。因为它的态度就是要稳定管理,不希望大家明着表达自己的立场。而且当时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是,当时东南亚是香港电影上市的一个很大的根据地,而这个电影里的反派是日本人,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政府看来,这会影响自己和日本的关系,所以对这类题材也有很大的顾虑。我们都知道有个很有名的书叫《想象的共同体》,作者本尼迪克特·安德森写东南亚民族意识的觉醒对民族国家建设的帮助。其实整个香港电影在二战以后遭遇过很多次危机,在1966年之前左派的很多电影是可以拿到大陆来放的,虽然说上一部被骂一部,但是可以上映,周恩来总理当时也说香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。但是到了60年代中后期以后就不可以了,所以左派电影在香港急剧萎缩,是政治影响了左派电影公司的商业版图。另外,其他另外一些什么家长里短的、武侠的、神鬼的、黄梅调电影在东南亚市场节节败退的因素,其实还包括东南亚民族的自尊心,他们想要拍自己的马来电影、印尼电影、泰国电影。所以香港从70年代的《72家房客》开始带来了粤语片的兴起,跟它们在海外市场的萎缩是有关系的。七十年代的风格变化
如果对比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,可以发现胡金铨本人在电影的追求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,似乎这个人变得很怪异,可能他是在追求电影史上只有他一个人在追求的事情,这个过程两位觉得是怎么发生的?首先70年代初的《空山灵雨》跟《山中传奇》应该是套拍的,演员阵容、取景地都是一样的。但他有意区分了两部电影内的角色塑造,比如陈慧楼在两部戏内的性格很不一样,而且这两部电影用类型来区分的话也不太一样。《空山灵雨》有一点结合《007》和中国古典武侠的意思,《山中传奇》就变成了一个纯正的“野狐禅”,石隽演的这个角色不断被裹挟到人与鬼的相斗之间。我觉得胡金铨是不满足于已经存在的类型,他想要做一个突破。就是说自己在讲鬼故事的时候,要怎么样能够抛开蒲松龄,或者说抛开过去的这些,比如因果报应之类的元素,而要开创一个自己的境界。《山中传奇》在气氛营造上相比于过去的武侠片还是要宏阔一些,但是人物比较集中,不像之前会有好多角色,而且每一个人物所担当的具体功能是非常固定的。在这其中他表现出这个人无所适从的状态,我觉得可能跟他当时的心态是有关系。因为到了1978年左右,真正的所谓香港电影发展起来了,香港电影工业完全变成了一个颠覆性的状态。《醉拳》来了,新浪潮要来了,胡金铨自己应该也有一些焦虑感。我觉得胡金铨在拍《空山灵雨》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紧张的。因为我听说他干过跟费里尼一样的事情,就是有时候他台词没有想好,就让演员在那边喊“1234,1234”,事后他再找一些台词配上去。胡金铨在拍《空山灵雨》和《山中传奇》的时候他可能其实没有想好自己要拍什么,虽然我们最后看的成片很美很漂亮,但说好听点叫写意,说难听点就是散漫。与时代审美脱节的胡金铨电影
像《画皮》那部电影,其实我感觉跟当时的时代有一点脱节,他表达的东西其实是比较深层次的文化上的理念。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,这是不是有点超过观众认知?在90年代尤其在1993、1994年的时候,香港电影的产量到了一个峰值,后面急速在往下跌。那时候刘德华一年演13部,郑玉林一年演14部,大家疯狂地演戏。那是一个比批量生产还要可怕的超级批量生产时代,但是拍出来的片子观众都能看进去。胡金铨置身这样一个环境,哪怕他想拍一点有深度的东西,观众都未必能接受,而且郑少秋跟洪金宝在90年代初的号召力跟梁家辉、刘德华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的。这个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落差,但是他已经非常努力地要去赶上这个潮流了。今天我们看胡金铨的很多分析,是站在电影史、技术、产业这样文化层面的角度去讨论他的。但胡金铨的《龙门客栈》《侠女》,大家还是把它们当武侠爽片去看。如果是以武侠爽片而论的话,那肯定是更快节奏的新一代武侠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,而胡金铨的文艺气息可能一直都没有很大的观众群。另外技术发展了以后,胡金铨运用的一些剪辑手法也不再需要了。
本期提到的关键词
胡金铨 / 李翰祥 / 蒋光超 / 徐克 / 楚原 / 张彻 / 邱礼涛 / 米开朗基罗·安东尼奥尼 / 韩英杰 / 袁小田 / 杨志卿 / 许鞍华
邵氏兄弟国际影业有限公司 / 长城电影制片 / 凤凰影业 / 新联影业 /
苹果播客 | Spotify | 小宇宙App | 网易云音乐央广云听 | 芒果动听 | 阿基米德 | 三联中读